日前,啟境汽車CEO劉嘉銘宣布,品牌首款車型(內部代號F03)已完成設計定型,這是產品研發(fā)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里程碑。

據(jù)了解,新車的造型開發(fā)歷時8個月,由啟境團隊與華為米蘭美學研究所雙方近百名專業(yè)人員共同打造,并經過了數(shù)十輪評審,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也親自參與并最終認可了造型方案。這款車定位為中大型豪華轎車,主攻30萬元以上的高端智能市場,預計將在2026年正式上市。除了轎車F03,啟境品牌還規(guī)劃了一款中大型SUV(代號F05)。兩款新車預計將在埃安第一工廠生產。
根據(jù)規(guī)劃,啟境汽車將全系搭載華為乾崑智能技術,涵蓋輔助駕駛、智能座艙、用戶生態(tài)和品牌營銷等多個方面。首款車型將提供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選擇。
合作模式的創(chuàng)新
啟境汽車是由廣汽集團與華為乾崑在2025年9月19日聯(lián)合發(fā)布的全新品牌,旨在面向年輕消費群體,打造聚焦于智能駕駛與智慧座艙的“高品質智電車”新標桿。品牌將主攻30萬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

其獨特的合作模式在于廣汽與華為的深度綁定,這也被稱為HI PLUS模式。廣汽集團主導整車的研發(fā)、生產制造、供應鏈管理以及未來的渠道服務。華為則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,包括智能駕駛(乾崑ADS)、智能座艙(HarmonyOS)和智能車云等。尤為關鍵的是,雙方團隊自2025年1月起便已合署辦公,并全面引入了華為的IPD(集成產品開發(fā))和IPMS(集成產品營銷)流程體系,確保從產品定義到營銷落地的深度協(xié)同。
啟境品牌已規(guī)劃兩款車型。首款車型內部代號為F03,定位中大型豪華轎車,將提供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選擇,預計于2026年正式上市。第二款車型代號為F05,定位中大型SUV。兩款新車預計將在廣汽埃安第一工廠生產。
技術上是啟境的核心看點。它將全系搭載華為最新的乾崑智能技術。智能駕駛方面,將采用華為WEWA智駕架構,并配備性能強大的192線激光雷達等傳感器。這意味著其在高級別輔助駕駛能力上擁有堅實的硬件基礎。

掌舵啟境品牌的CEO是“老將”劉嘉銘。劉嘉銘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服務于廣汽,先后擔任規(guī)劃科科長和規(guī)劃部總監(jiān)。期間,他深度主導了和凱美瑞等核心戰(zhàn)略車型的企劃工作。同時,他成功推行了銷售領域的“構造改革”,對銷售體系進行了結構性優(yōu)化,提升了渠道效率和市場反應速度。
背后的資源傾斜
此前,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強調將把“啟境”置于最高優(yōu)先級,在資金、技術、人才等方面進行資源傾斜。這傳遞出廣汽集團必須通過啟境項目實現(xiàn)智能化轉型的堅定決心。

為此,啟境品牌采用了被稱為“HI PLUS”的創(chuàng)新模式。它既保證了華為在智能技術領域的深度賦能,又確保了廣汽集團保留品牌主導權。一個關鍵特征是,啟境將建立獨立的銷售網絡,不會進入華為終端門店銷售,這平衡了技術賦能與品牌獨立性的問題。
啟境建立獨立的銷售網絡,并采用“1+N”(1個用戶中心+N個體驗中心)的模式。這里的“1”指的是集銷售、交付、售后服務于一體的用戶中心,而“N”則是指在人流密集商圈布局的、側重于品牌展示和體驗的體驗中心。這種“輕資產”擴張模式旨在以合理的成本快速覆蓋核心市場。同時避免與華為鴻蒙智行其他品牌在渠道上產生直接比較或內耗,實現(xiàn)更加高效的發(fā)展。

首批渠道招募計劃于2025年8月正式啟動,首批招募覆蓋了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成都、重慶、武漢等在內的40個核心城市,布局范圍廣泛。
從市場反饋來看,這種“強強聯(lián)合”的背景對經銷商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。據(jù)報道,在2025年8月啟動招募后,報名申請的經銷商數(shù)量達到了計劃建店數(shù)量的3倍以上。這也說明了渠道伙伴對啟境品牌的市場前景抱有較高信心。
百姓評車
啟境“HI PLUS”模式,其意義遠不止于推出幾款新車,其背后是廣汽集團的智能化破局和華為業(yè)務模式創(chuàng)新的探索。對于廣汽而言,“啟境”是其“番禺行動”的關鍵布局,目標是“再造一個新廣汽”;對于華為來說,“HI PLUS”模式探索了一條不與自身終端銷售渠道強綁定,卻能深度參與甚至主導一個高端品牌打造的新路徑。如果成功,這有助于華為以更靈活的方式擴大其朋友圈。
無論成敗,都將為其他大型傳統(tǒng)車企與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提供范本參考。